部门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理论学习  法制宣传  思政研究  媒体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部门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理论学习
 
教育强国专家谈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2024年10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六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领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深刻认识,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的重大问题。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工作、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科学内涵的背景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2] 的任务要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3]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思路、目的、载体、任务、动力、基础、根本保证等,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战略部署。由此可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具有充分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根基。

(一)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4] 中国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希望通过教育实现富国强民的目标,先后探索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主张和方式方法,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起步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谋求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独立自主的教育发展道路,形成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推动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5] 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对建设教育强国的全面定位。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建成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并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体性目标,同时强调“建成教育强国”在二者中的定位,即“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这在历史动态发展中融合并深化了已有认识,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实现了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大国的蜕变,并走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总体规模和水平方面,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公平方面,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服务14亿中国人的更加开放灵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优质公平教育覆盖面更加广泛,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方面,高等教育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攻关技术策源地角色更加巩固,教育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总之,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科学内涵的认识、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科学内涵的基本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首先要思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需要深刻把握其基本内容。

(一)科学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六力”—“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强国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力”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这一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又从战略高度明确了教育强国的基本特质,强调教育强国内涵的丰富性和系统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教育强国的思政引领力,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的重大使命。教育强国的思政引领力彰显了教育的政治属性,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之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教育强国的人才竞争力,是指通过培养现代化人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人才竞争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体现国家自主培养人才的质量。教育强国有多强,最后取决于促进“人的现代化”的能力有多强。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充分释放各类人才活力,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力。教育强国的科技支撑力,是指通过高质量教育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家科技与经济实力的能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靠科技,归根结底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唯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涵养源头活水,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教育强国的民生保障力,是指以优质教育创造美好生活,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能力。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生保障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有力阐释了人口大国如何办教育的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国家发展的强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让人民享受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社会协同力,是指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能力。教育兴则国力兴、经济兴、文化兴,应当充分释放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以教育落实、保障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步,以教育强国助推经济强国、文化强国、民族复兴。同时,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协同互助的系统工程,应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构建教育与社会相得益彰的良好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是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贡献中国力量,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教育影响力,彰显我国在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中的大国责任与担当的能力。中国教育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教育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要站在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发展,谋划党和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把我国教育发展置于人类文明进步潮流之中,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世界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二)深刻认识“六力”是逻辑清晰、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整体

“六力”的提出,既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又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指向。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是逻辑清晰、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六力”全面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具体要求,为建设教育强国明确了方向。其中,教育的政治属性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人民属性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竞争力和民生保障力,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的战略属性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全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六力”共同构成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战略目标,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强烈的内在一致性和彼此支撑性。其中,思政引领力是先导。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从思想层面汇聚人才竞争、科技支撑、民生保障、社会协同、国际影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赋予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不断增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人才竞争力是核心。国以才立,业以才兴。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思政引领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根本在于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科技支撑力是关键。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自立自强,是党和国家主动求变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选择,是中国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民生保障力是基础。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建设要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融入各个历史时期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探索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教育公平造福千家万户,才能以人民满意的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协同力是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取得显著成就的条件下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国际影响力的落实有赖于社会系统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国际影响力是标志。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新时代中国需要更大的格局、更广的视野、更多的智慧,既要坚定自信,在世界舞台绽放东方神采,更要彰显担当,在世界发展潮流中承担大国责任。

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只有深刻把握“六力”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增强“六力”,才能确保教育强国建设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使教育真正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定能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科学内涵的着力点—五个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6] 这是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基本关系的集中概括,是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结晶。“五个重大关系”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着力点。

(一)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个核心价值追求,支撑国家战略是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满足民生需求是教育强国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也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这即是说,教育强国建设在支撑国家战略的同时不能忽视民生需求,而是要不断满足民生需求,在满足民生需求的过程中支撑国家战略的实施。

(二)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方向。[7] 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矛盾。知识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是保存和传播人类生存与发展经验的基本手段,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基本途径;全面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要求。正因如此,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有效的知识学习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是实现了知识学习的功能价值。

(三)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体现了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成长的过程,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双重要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体要求。满足社会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是教育强国建设中人才培养功能在社会发展中的派生。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兼顾培养人才与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二者的统一。

(四)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

教育强国建设既要求规范有序,又要求激发活力。应当看到,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是一对矛盾,规范有序是基本前提,激发活力是应然追求,规范有序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治教,严守教育安全底线;激发活力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激发教育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育系统活力,进而激发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澎湃活力。这就要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

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实事求是原则,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两个结合”的内在要求。扎根中国大地是指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强国,必须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探索教育强国建设之路。借鉴国际经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是发现、吸收、借鉴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经验,以推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中国成为教育强国是在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中体现出自身个性的过程。处理好这一重大关系,要求我们把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与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看待问题。“五个重大关系”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复杂性的深刻认识和以系统思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思考,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建设教育强国实践的结合,是系统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集中体现。“五个重大关系”不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五个重大关系”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必须全面系统地看待,方能为当前和今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思想武器,引领中国从教育大国成功迈向教育强国。

四、从科学内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力量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抓手,以提升思政引领力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8]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教育的思政引领力,确保教育强国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力量之源。

(二)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并强调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阐释。教育强国建设要服务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创新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智力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方式。教育、科技与人才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9] 建设教育强国是三者关系的协调统一过程。本次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就是要求以教育助力人才培养、科技发展,以人才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以科技赋能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三者一体,螺旋式上升,最终服务于整体提升教育“六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载体。构建满足人民教育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的基本标识和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0]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强调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普惠性关涉国家教育资源的普遍供给和使用效益最大化,强调人人享有;可及性关涉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普遍获得,强调人人享受;便携性关涉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强调人人享用。这就要求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11] 使教育资源能够以人民为中心得到普遍供给和享用。因此,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提升教育民生保障力,进而推动其他“五力”的协同共进,一是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设高质量教育空间布局体系;二是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三是要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建设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五育融合教育体系;四是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效能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四)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主体,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2023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阐释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12] 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13] 高水平教师队伍要从高素质和专业化两方面来理解。高素质强调“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要通过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引领广大教师真正做到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专业化强调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要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通过严把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治理和教师资源配置、加强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培育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五)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教育强国一定是世界意义上的教育强国,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教育对外开放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展示中国教育强国形象的最好方式,同时也能够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良好经验,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必要途径。首先,要通过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主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吸引高水平国际留学生,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其次,要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参与制定全球教育政策和标准,推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再次,要通过主动塑造中国教育强国形象,强化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推广中国教育理念,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来源:人民教育)

关闭窗口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人才师资  教育教学  学科建设  科研创作  招生就业  合作交流  校园生活